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終身教育中處于起點位置,對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嬰兒大腦生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給予及時而怡當的教育可使個體取得最佳的發展效果.在幼兒時期,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所受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游戲在這一時期成為幼兒的主導活動,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形式.對于學齡兒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擔負著育人的特殊職能,同時展示設計示教玩具也發揮著其重要作用.
在嬰幼兒時期,家庭教育過程中會借助品類豐富的實體靜物示教玩具.現有市場上的兒童示教玩具玲瑯滿目,包括排序堆砌積木、搖鈴床鈴、音樂盒等感官鍛煉玩具,發聲玩具、學步車等技能鍛煉產品,拼搭樂高、拼圖等益智玩具,毛絨玩具、娃娃等情感培養的玩具,鍛煉繪畫、DIY制作的產品,棋牌,電動遙控玩具等,還有最常見的貼在墻上的拼音等示教圖,詞語卡片等.實體靜物示教玩具品類豐富,但多數產品單調,示教效率低下,難以維持兒童長時間的注意集中,兒童興趣喪失較快.
隨著年齡增長,兒童逐漸提升認知能力,兒童也會通過計算機等電子設備進行學習活動.計算機、電子設備與網絡在兒童教育領域得到大量應用.通過電子設備進行示教活動有其自身的優點,將文本、聲音、圖形、動畫等融為一體,信息多樣豐富,對兒童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學習效軍較高;軟件內容傳輸與復制方便,后續的成本幾乎為零.但缺點是以窗口、圖標為特征的復雜抽象的界面隱喻,需要兒童具有較高的認知水平.雖然展示設計師們對交互界面進行研究,并不斷降低使用者的認知水平,比蘋果ipad產品,越來越能被兒童所接受,但使用者需仍要一定的認知基礎,盡管不斷被降低.另一缺點是兒童久坐電腦前,長期注視屏幕,某些身體的器官被過度利用,容易會引起肥胖癥和近視;同時兒童的手部交旦負擔很大,但無法利用身體的其他部位與系統進行交互,限制了兒童的創造力,一定程度上影響兒童發展.
雖然多點觸控技術的平民化和移動終端設備的興起,更加人性化的界面展示設計和更直觀的展示設計隱喻使得操作者只需要具備更低的認知基礎,但是我們理想是計算機以更嵌入的、更適合、更自然地融入生活中,以至于人們在使用它的時候甚至會忽略它的存在、猶如透明.1991年Mark Weiser提出普適計算概念,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愿景,計算機無形地嵌入到我們的世界,嵌入到環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讓計算機本身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讓人們注意的中心回歸到要完成的任務本身,計算機存在并幫助人們完成任務但我們卻難以發現它的存在.
自然交互突玻了傳統的數字與物理空間分離、信息單向傳播和缺乏互動性等局限,有效地利用人們的日常生活體驗,強調各感覺器官在交互中引導人們探索物質世界和數字世界中的意義和作用,從而創造統一的持續性體驗.基于實物用戶界面交互、手勢交互、體感交互等自然交互的產品在兒童示教方面有獨到的優勢與特點.
1、品類豐富,示教領域大
自然交互的兒童示教產品基于實物玩具,又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自然有實物玩具的優點.從常見的木制玩具、面料玩具、塑料玩具等到紙制玩具、沙石玩具都可以嵌入傳感器,從而進行示教訓練.
2、多感官體驗,示教效率高
自然交互的兒童示教產品注重交互過程,通過多通道感官的交互,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前庭平衡覺等刺激,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延長兒童的注意維持時間,從而提升示教效率.
3、認知要求低,示教對象廣
自然交互的兒童示教產品注重自然的交互方式,是一種沒有過多認知限制的交互方式.與計算機的圖形化界面交互相比,兒童甚至早在學會抓握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使用自然交互的電子示教產品.
因此,在兒童示教玩具展示設計上融入自然交互的示教方式是一種有益嘗試.通過有針對性的自然交互的形式來更好地促進兒童觀察、操作能力的鍛煉,增強兒童的理解力、學習能力與創新思維.
進行自然交互的兒童示教玩具展示設計,包括外觀展示設計、方式展示設計、功能展示設計,乃至服務展示設計.展示設計師從兒童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出發,分析對比兒童不同年齡段的示教需求,如0-2歲是視聽覺的關鍵時期,5-6歲是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等,在展示設計的人文理念和科學精神基礎上,從而進行兒童示教玩具的展示設計.人文理念即展示設計以兒童為中心,保證需求的合理性,符合展示設計原則;科學精神即北京展示設計的規范性,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的發展,過程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