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思會是由羅韋斯和文森特·艾洛創立,還包括一些澳大利亞本土最為優秀的設計師一一查爾斯·威爾遜,亞當·古德路姆和特倫特·詹森等.在創意總監羅韋斯領導下,從澳大利亞文化歷史中發掘主題.而且每次的創意,都并不僅僅局限于這幾個核心成員.他們每年確定一個題材和項目,邀請世界范圍內的策展人和展示設計師參與其中.
這個由眾多展示設計師參與的工作室在《啟思隱居》中呈現的是一個私密空間—為一對共同生活但需要各自反思空間的夫婦展示設計.一個狹長的空間由中部天井被一分為二,其間布置了8位展示設計師的12件限量版展示設計作品.而每一個作品,都可以說是針對了一個歷史的典故.大部分作品來自啟思會之前的兩個展覽《啟思殖民》和《啟思東方》.
空間展示設計者,也是啟思會經常合作的悉尼展示設計師呂承穎試圖營造出兩種空間對話感,里面有比較明顯的男性主人書房的部分,提供了放置酒的家具,以及搖椅等;還有一個女性空間,所謂“女主內”,柑對來講是退隱的,隱忍的.
展覽家具大部分來自《啟思殖民》和《啟思東方》,前者是探討澳大利亞殖民的歷史,后者則關注“淘金熱”時期澳大利亞和亞洲之間的關系.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族群遷移,澳大利亞正是在此時期擺脫了流放之所的角色,正式加入了全球貿易鏈一一尤其與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往來最為頻繁.工業化和新興中產階級的崛起促生了實用主義和訂制產
品的蓬勃發展,同時激化了基礎手工業和泛濫的商業制造之間的沖突關系,這也正是隱于啟
思會的大量實踐背后的議題.
每一個作品都可以找到一段背后的展示設計故事和歷史典故,這種故事的核心并不以當代顧客為軸心,而是圍繞著一個問題:在歷史中,它們都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而在展示設計師這里,又如何理解和重塑?這其中往往包涵時空的轉換.不同的時代和文化如何自我生產了物品特有的形式和風格,而這種“特殊性”如何在不同的工匠和制作者手中生長、轉換,每一件作品,都回應了一段文化,同時也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個性.策展人和展示設計師們,也在每一個項目之中,滿足自身對文化地理的求知欲.
東西好不好一試便知.啟思會邀請觀眾脫鞋進入到這個私密空間,甚至觸摸里面的展示設計作品.代入式地感受這個環境.而參觀者在第一時間就能夠從內部的布置和作品的細節看出這是一個融合著東方和西方的裝置場景.
產品展示設計新模式:以《啟思殖民》為例
這個來自墨爾本的設計工作室,并不想做一個平庸的產品展示設計公司,它們找到的新穎的途徑包括通過對澳大利亞的歷史挖掘,找出與世界的聯系.這提供了一種新的展示設計思路和操作方法.啟思會在設立最初就默認了幾條原則:一是這是一個限量版生產品牌,二是以澳大利亞的殖民歷史出發創作,每次構造一個敘事框架.在明確的核心創作方法的指引下,啟思會的頭個展覽就出手不凡.起點非常高—《啟思殖民》反應出品牌的野心.
有12年創意總監經驗的羅韋斯在啟思會里是一個關鍵的核心人物.他每次會提前前決定主題和策展人,然后邀請外部的展示設計師,這之后整個項目才正式啟動.《啟思殖民》從澳大利亞視角探討殖民歷史,分析本國獨特的文化地理和復雜的居民成分—歐洲商人、拓荒者和罪犯等外來人口匯聚于此,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今天的物質文明面貌.啟思會不僅要展示設計產品,還在展示一種全新的跨地域的概念.“殖民”不僅是澳大利亞的歷史源頭,也是牽扯到歐洲美洲的歷史故事,創意總監在選擇這個主題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它的豐富內涵和延伸的話題性.而他邀請的策展人和展示設計師也都是在相關方面有各自經驗的專業人士.
為了更好地帶著國際化視角完成這個“研究課題”,羅韋斯還邀請了其他三位展示設計師.與每個展示設計師的相遇都有著巧合的因素,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觀,這也是啟思會刻意追求的.從整體概念出發,在充分交流之后,每個展示設計師沿自己的道路前行.每個人的工作方法各不相同,這讓最后的作品都極具個性.
這中世界范圍周內優秀策展人和展示設計師帶來的多元文化集合,一幫氣味相投者對殖民概念的設定重寫,每個展示設計師都保留自己的風格,同時對歷史展開研究和思考,保證了它從一開始就是一次非常有趣的融合.
啟思會的每一位展示設計師,因為各自獨立又連結的身份,可以盡情發揮其作為展示設計師的特點和能力.這個澳大利亞唯一一個限量品牌正在以多樣化的主題作品打開自己的知名度.以敘事框架為指導展示設計,在國際范圍內尋找相關展示設計師,.以分享利益為前提進行創作,并且對整個結果擔負有責任感的創作方式,也許是一種化簡為繁的方法.今天展示設計一件產品可以變得輕而易舉許多,北京展示設計背后的靈感和動力,也并不必須依靠復雜的背景,但這種“化簡為繁”卻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