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人們的壓力隨之不斷增大。生活在大量的信息包圍中。如:電視播放的各種廣告,產品的包裝、閱讀到的報紙或雜志等。龐大的信息量雖然帶給了人們充實感,但也給人們帶來了視覺審美疲勞,所以人們就會有意識的對自己接觸到的信息進行篩選,而此時,人們一般都會選擇對自己有用的和使自己覺得舒服的、易于接受的海報設計信息去了解。
我們通常所說的負空間指的是主體事物以外的空白空間。在海報中是指除了文字元素和圖彤元素以外的空間。然而在處理正負空間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正負空間相互轉化即當我們注重把握海報中的文字、圖形時其以外的空白部分則為負空間,當我們將視線放在空白部分時,那么文字和圖形則成了負空間。在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利用正負空間關系創作的作品有藝術家埃舍爾的一系列矛盾空間作品以及極具代表性的魯賓杯。
現在社會飛速發展,已經進去了一個信息極大豐富的時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要以海報、廣告等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要想在眾多信息中脫穎而出,吸引觀眾,就要求設計不僅要傳達信息,還要傳達一種情感,喚起受眾的共鳴,與觀眾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溝通與理解,從而與觀眾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而合理利用負空間去處理海報中的各個元素就可以產生這樣的表達效果。現今,很多設計師已經開始注意負空間的重要性,并在繪畫、建筑、標志等設計中運用到了負空間,但是在海報設計方面對負空間的運用的研究還比較少。
海報,在中國大陸也叫“招貼”。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高新科技帶來的傳播方式的不斷變化,傳播媒介更加多樣和先進,但即使這樣,海報在傳播媒介中的地位仍是無可取代的。雖然這么多年,海報任然只是一張紙,但就是因為它只是一張紙,所以才在歷史的更迭中生生不息,它簡潔明了,不會被場地或技術所束縛。然而一張海報要想成功地把想要傳達的信息傳遞給受眾,首先要先吸引受眾的視線在海報上,這就要求海報設計師要整體把握整個海報的畫面,不僅要處理好畫面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還要恰當地處理正形和負空間的關系問題。
每個時代都造就了印有其時代風格的海報。就當代社會而言,優秀的海報設計已經不止是傳遞信息的作用了。大段文字堆積,大量圖片充滿畫面,現代社會使得人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停下來去仔細看那么多的內容,面對那么大的信息量人們只會覺得心煩。而在海報中巧妙的運用負空間,可以使海報設計簡潔醒目,輕松和諧,給人呼吸感,而不會是增加人們的視覺壓力:1突出表現設計中心2 減輕視覺疲勞3豐富設計涵義
海報中的負空間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正確處理正空間和負空間之間的和諧關系,即正空間和負空間之間的位置關系,大小、色彩對比關系等。可以使受眾根據有具體形象的正空間結合沒有具體形象的負空間產生一定的聯想。而具有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等的受眾對畫面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人們會根據個人的不同感受自行對畫面進行補充,這就形成了同樣的畫面而帶給每個人的感受卻是不同的。所以,巧妙地利用負空間、可以使一張海報產生多種情感傳達。如《北京國際商標節》海報,畫面中運用了中國傳統水墨形式,點線面相結合,畫面中雖然并沒有出現天壇的具體形象,但簡單幾筆,與空白部分相結合,就可以讓人聯想到北京天壇的形象,簡潔而耐人尋味。
另一種是在正形的基礎上也賦予負空間一個具體形,即我們所說的正負形,這樣就增添了畫面的趣味性,并豐富了畫面的信息量,但又不會產生繁瑣的感覺。
儒家思想中有關于“虛”“實”的理論,孟子認為美和善要有外在的表現形式,并要最終由外在的具體形上升到內心的精神境界。道家莊子認為,世間萬物都是“虛”與“實”、
“有”與“無”的統一,兩者相結合才生成了世間萬物。如我們現在所說的辯證的看待問題的哲學思想。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哲學中對正負空間的理解。在現代的海報設計中也應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和意境之美,合理利用負空間,去營造海報的中國風格。
重視負空間在北京海報設計中的作用,處理好畫面中的正形與負空間的關系,精心安排畫面中出現的每一個元素,去掉不必要的元素,既可以突出主題,緩解視覺壓力,增加海報內涵,又符合現代社會的審美需求,使海報多了中國文化中含蓄的美。將負空間作為設計要考慮的一個要素時會使設計變得更加主動,使海報更加生動自然,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