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視分為感覺和知覺兩種,知覺具有選擇、采納、篩選的主動權,而感覺則是看到事物本能的被動去接受,所以感覺到的東西不一定是真實準確的,正是這兩種視覺的干擾和沖擊,錯覺才能夠產生,為我們尋找錯視原理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條件,為錯視圖形原理在設計中的運用提供了來源和依據。
我們了解錯視圖形的創意特征,而這些創意如果能適當應用到海報設計中,勢必會為當今枯燥、乏味的海報市場注入新鮮血液,增強廣告自身的傳達性,引發受眾的駐足與關注。
(一)空間錯視與海報創意
在繪畫發展之初,人們試圖通過二維繪畫去表現三維事物,逐步形成了虛實與明暗的搭配,最終也形成了一種平面的空間感,而這種空間感是建立在人們對空間事物感知的基礎上,因此平面中形成的空間感是一種理性的、有秩序的圖形。而如果將這種秩序感打亂,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種空間感的混亂,正是這種混亂應用到海報創意設計中則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
(二)角度錯視與海報創意
在海報設計中,利用空間中某一個特定的視角去制造特殊的錯視效果是海報設計常用方法之一,這種設計一般是根據海報訴求的需要,結合某個物體在某一個特定視角形成的錯視效果為媒介去達到宣傳產品特點的目的。
這類創意一般會選用并夸大這種特殊的角度,這種角度可以是兩個相關圖形的拼接,也可以是不同圖形間的同構,而恰恰是這一巧妙角度的提取,不僅能點明主題,同時也會因構圖的特殊性引發受眾的關注。
(三)動態錯視與海報創意
動態錯視,顧名思義,是一種平面靜止圖像的以偽動態化為基礎的設計,因為靜止的圖像是不可能平白無故的運動,而我們感知到的運動其實是一種假象,是一種圖像局部特殊處理誤導下形成的錯視。這種錯視以北岡明佳設計作品為代表,體現出了一種圖形的動感魅力。一件成功的海報設計作品,是由設計者和觀賞者共同完成的,好的作品帶給人愉悅的心情和美的享受,而作為觀賞者能去體會這些也是對設計者智慧的贊美。
(三)圖底錯視與平面廣告創意
圖底關系的錯視是一種使用較為頻繁的方式,將這種錯視現象稱為正負形,這種圖形一般建立在故意混淆畫面中的圖底關系基礎上。為了突出主題,常規的海報設計作品都很注重圖底關系的分明程度,一般將顏色鮮明,整體性更強的部分做成圖,而底一般采用低色調或者采用圖對比色的不完整形態,從而保證底對圖的襯托,避免喧賓奪主的尷尬。圖底錯視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將圖和底都做成完整的形體,且并不明確主次關系,從而讓受眾在視覺混亂中感受設計的目的。
福田繁雄在1975年為日本京王百貨設計的宣傳海報中,用男女腳構成的圖底關系的混淆了表現百貨公司中人們絡繹不絕的場景,它把設計的趣味性上升到一種文化的升華,開拓了設計的自由表現空間,簡練而深邃,讓人幻想令人著迷,這種設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圖底關系的明確性,但是正是這種不明確的關系符合了海報設計的主題,這也是圖底關系海報創意的典型設計。
當今之海報發展之速度令人咂舌,街頭巷尾充斥著各種彩頁、招貼等等,這也導致了受眾嚴重的視覺疲勞,很多人拿到廣告看都不看一眼就扔進了垃圾桶。將錯視引入海報設計中猶如在海報設計中注入了一條溪流,讓本來安靜的湖面泛起了一絲絲波瀾,雖然這種波瀾輕微, 但是將死水轉化成了活水,從而為北京海報設計注入新鮮活力。